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老人健康 >

老人快乐活着才健康,老人快乐活着才健康的句子

2022-01-18 作者 :生物360 围观 : 0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老人快乐活着才健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老人快乐活着才健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人老到生活不能自理,没有任何生活质量,还要继续活下去吗?

这种情况不是由个人决定的,中国目前也没有相关安乐死的法律,所以还得毫无尊严,毫无意义的熬下去,但是,奉劝他的亲人们,请尽己所能善待他吧,你的爱会减轻他的苦痛,也给旁人树立一个榜样,况且我们将来也可能有这个时候。

老人快乐活着才健康,老人快乐活着才健康的句子

答:不是每一位老人家都不能自理。

与友们分享我外祖母自理到112岁的实况👇

1、外祖母112岁那年,自己擦身,穿上新衣服,明晨安然无恙走向天国🌛🌟

2、前辈说:“外祖母一生行善积德,倾其所有支持外祖父为老百姓铺路架桥……”

3、平日里,人前欣赏人,人后夸赞人。

4、所以,只要您发自内心地行善积德,传递正能量满满的爱❤️ 一定会全自理到百岁以上👍

5、切不要做杠精、喷子、负能、小人。因为苍天有眼🌞👀

换做我自己,绝不在世上。因为自己的生活毫无幸福快乐可言,还拖累别人。人从大自然中来,到大自然中去,是一个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一段不能自理,毫无质量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

谢邀:

这是个相当悲惨和现实的问题!

很无奈,非常无奈,对老人自己,无论你地位多高,多么有钱,老了,生活不能自理,躺在床上,身不由己,不能选择,吃口茶要喊人,大小便失禁,任人伺弄,多少痛苦,不能言说,不能选择,谈何尊严,谈何质量,谈何生死,由不得你啊,可怜的老人!!

然而,作为家属,有钱还好,无钱请人,只能亲历亲为,也是苦不堪言,责任和亲情也由不得你有任何不当选择!

每个人都要慢慢走向老年,这个过程,真的需要一个慢字了得,吃饭要慢,防噎!走路要慢,防跌!说话要慢,防气!处处慢生活,且行且珍惜!为了一个目的,延缓衰老,延缓失去自理能力的痛苦和屈辱的日子!

人老到生活不能自理,只能一切随便,顺其自然,作为亲人相信只要有良知,一定会尽心尽力,尽力而为!愿天下老人多一些快乐,多一些自理的日子!自理能动活着就是幸福!!

如果是题主所说的情况,那就不想活也办不到了。

假使真的老到像你所说,躺在床上胳膊腿都不能动了,睡着吃喝、睡着拉尿,那想死能死的了吗?

我老岳父临终前几个月,患小脑萎缩,就是这种状况。我们轮流伺奉,他又是离休干部,医药费实报实销。可有什么用?因为大小便不能自理,给他穿纸尿裤,不想穿,用手撕,气的他儿子直吵他。

有时看着我们为他收拾大小便,自已也是急。说:我怎么还不死来!此情此景,令人心酸。

人一生中最大的痛苦,就是无法预知自已的终老之路如何渡过。

既然如此,别无他法,一是尽量趁能“顾涌”时坚持锻炼、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以尽量争取终老时能体面离世;二是大家都呼吁国家尽快对安乐死立法,老龄化已提前到来,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请问有人说:“父母活太久,儿女会短命。”说的有没有道理?

我妹夫是交通干警,18年夏天值完夜班回来,喝了一瓶啤酒后就突然说不出话,接着整个身体左半边没有知觉,在120送往医院的路上就去世了,那年他才49岁,他父亲现在93岁了,一脸红润,看着比80多岁的老人还健壮,经常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去菜市场买菜,街坊们常常在背后指着这位老人,说他把儿子的寿命活到自己身上了。

我认为这纯属是巧合,世人用封建迷信的角度,把这种小概率的事情放大了,很多70多岁的子女,还在服侍90多岁的父母他们不说,专挑这种个别的案例说三道四的人,说白一点就是掩盖自己对老年人的不满,想逃脱赡养父母的责任和义务。

俗话说无风不起浪,事出反常必有妖,以下我以科学和事实的角度,跟大家谈一谈,“父母活太久,儿女会短命。”说的有没有道理?

一、“父母活太久,儿女会短命。”的由来

古时候的封建帝王,出于对自己统治地位出发,刻意地宣扬君臣之礼和孝道,把偶然发生的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事件,刻意夸大为老人对帝王不忠,或是子女对老人不孝的因果关系,于是民间就大量流传了一些有关,克子,克夫,克父的传说,但这样的言论无论从现代科学,还是众多的事实都得不到有力的论证,就拿我妹夫来说吧,妹夫是家里的老么,他大哥今年71岁了,隔三差五地还得服伺90多岁的父亲,每个人的身体情况各不相同,所以与老人长寿会克子的言论一点道理都没有。

二、“父母活太久,儿女会短命。”说的有没有道理?

如果硬要把这两者之间扯上关系的话,我认为只是子女在照顾年迈的老人时,因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不同,在心态上有点差异,但与儿女会不会短命无关,这里,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谈一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1、老人年龄大了,脾气和性格有变化,对儿女的心身是一种摧残

我今年61岁,婆婆去世12了,我们家公公从85岁开始,身体各方面机能一直在逐渐衰退,至今患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6年,在我的印象中,公公从来就是一位有知识有涵养,很讲道理的老人,可自从年龄越来越大之后,老人的脾气和性格发生了很大变化,常常无缘无故地发脾气,吃饭时有时摔盆子摔碗,说一些让人听了很伤神的话,这种委屈和怨气无法向外人表达,只有默默地承受还要继续服侍老人。

儿女在这样的环境下憋久了,如果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所有的委屈和怨气得不到释放,很可能造成心理上的伤害,相信与我有同样经历的人,私底下也会有过比死了还难受的情绪,但往往只是在亲人面前发泄一下而己,不至于到短命的程度。

2、儿女照顾一个长寿的老人,体力上的付出超出想像

如果老人仅仅是长寿但生活还能自理,那就是儿女前生修来的福气,万一老人一年四季躺在床上,随时要给他喂吃的喂喝的,每天无数次地端屎端尿,隔三差五地住院需要儿女陪伴,长寿老人的子女,至少也是50岁60岁的人啊,长时间的体力消耗,哪比年轻时睡一觉就能恢复的,如果把这一点牵强地归结到老人长寿上,显然是不合理的,换句话来讲,儿女在自己的子女或配偶生病时,同样也会付出体力,所以儿女短命不短命与老人无关。

三、从遗传角度上来看,大部分父母活得越久,儿女也会长寿

当年我和老公谈朋友时,公公就和我说过,他说咱们这个家族是一个长寿的家族,当时我只知道老人就是想表达,他儿子和孙子以后肯定会很健康,几十年过去了,老人还真没吹牛,爷爷活到98年102岁才去世,公公今年92岁,大伯至今98岁还健在,二伯父96岁走的,姑妈89岁还经常在外旅游,老公的6个堂哥堂姐也都是70多岁的人了,从这一点足可以证明,大部分活得越久的父母,儿女也会长寿。

结尾我想说的是

2019年统计的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为76.1岁,因为大家普遍认为70岁以下去世是非正常的,所以就有人把儿女短命的原因,归结到是父母活得太久造成的,把小概率的事件夸大,无非就是认为父母老了后,失去了创造财富的价值,成了家庭的累赘和负担,这种说法不仅愚昧得没有道理,而且会让父母产生巨大的心理负担,是一种可耻又不负责任的言论。

每个人终归都有老去的一天,感恩父亲把我带到这个世界,要知道,善待老人就是善待自己,给自己的儿女做一个好的表率吧,与天下所有为人子女,知道感恩父母的您共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老人快乐活着才健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老人快乐活着才健康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