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8 作者 :生物360 围观 : 0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耄耋老人的健康路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耄耋老人的健康路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答:没有,我们周边古稀耄耋都健康。
1、街道干部说:“多亏了爷爷奶奶们,在关键时刻买菜做饭,伺候阳🐑了的中青年……”
2、爷爷奶奶笑着说:“当初你们严厉斥责我们不配合接种疫苗……如今咱简直身强力壮,操持全家的作业。”
3、大自然就是那么神奇,生活就是那么美好,上苍就是那么公平—— 在绝境中获得很多惊喜🇨🇳👍
火葬场也打挤哟。大面积阳后,无论城市农村已大部分阳了或正阳在居家。我也阳过了,城里集中阳快速阳暂且不说了。老家人来电话,有老人传来离世的消息不少,一个合作社就有几个老人离世了。
我是共和国同龄人,今年72岁,应该是老年人了吧!从退休开始跑步,有时还会长途骑行,跑了二三年后,又加上了无氧运动,这十几年来,从不间断。可以算是坚持运动的老年人了吧,只要不下雨,就会去跑步,一般跑十公里左右,大约一个小时多些,跑完步,在桥边的栏杆上做拉伸,
这是我在拉伸。
然后步行回家,下午有时会徒手或用哑铃做一下深蹲或剪步蹲。大约一星期左右去一次健身房做力量锻炼。
从去年开始,找了家就近的24小时健身房,早晨起来晨跑,7-8公里,然后去健身房做拉伸.力量锻炼一小时。
十多年过去了,现在怎么样了呢,第一张图片是一星期前在健身房的照片。就是现在的身体状态。身高178,体重69公斤,腰臀比0.8。应该算是健康的身材吧。
中国有句老话,叫 生死由命,你不能决定自己的生死。但是健康的身体,一定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中国的养生其实很有哲理,讲究的是平衡原则,即阴阳平衡,干湿平衡,内外平衡。一旦失衡,就得病了。同木桶理论是一个道理,一个木桶,有许多木板围成,决定盛水高度的,是由最短的木板决定的。所以,一个人身体状态,不是由你最強壮部分,而是由你身体最差部分来决定的。
所以,我们锻炼身体,也要方方面面保持平衡的原则,从心肺功能,肌肉力量,身体柔韧性等都要锻炼到。
那些所谓的养生专家,他们其实并不知道,那些长寿的人是怎么生活的,因为不生活在一起。
我爷爷活了93岁。我母亲才去世,享年90岁,我父亲今年96岁,生活自理。由于兄妹都不在上海,所以我还要照顾父亲,每天去帮他打扫,做家务。许多人说寿命是基因决定的,其实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方式。
这是去年骑行的
所以,锻炼身体,其实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不必追求更快,更强,只要持之以恒。
如果跑步一年,自己觉得身体变化很多,但是在其他人眼里,你什么变化也没有,如果跑步五年,自我感觉小有成就感,在旁人眼里,有些变化,但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如果跑步十年,那么跑步已经融入你的生活,早晨起来,刷牙洗脸,然后跑步,回来吃早饭,这就是生活。但是在同龄眼里,仿佛隔了一代人。
这就是一个坚持运动多年,现在的生活。
坚持运动的中老年人,如今还是一样的生活和运动啊!你想要什么样的答案。对中老年人坚持运动是赞扬啊还是不赞扬?
我还不算老年人坚持运动多年了,感觉很好啊!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
一、天生爱运动的中老年人,一天不运动就难受。
这是真的,我周围就有很多和我一样的人,每天都坚持运动两三个小时,没有一天停下,他们精力旺盛,生活很有活力,比不爱运动的人精神头更好!
二、有的中老年人天生不爱运动,但是人家生活都也非常好。
对于中老年人运动不是唯一的健康模式,可以看书、写字、唱歌,参加这些活动的中老年人一样非常健康!
三、坚持运动的中老年人也不能说不生病,只能说运动可以提高免疫力,生病的几率低,有点小毛病好的快!
如果你想知道爱运动的中老年人现在怎样了?那不如自己去试试看看运动是否有好处!
中老年人运动也要有规律,强度适合自己,不能照着别人的样子学,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这个问题有意思。在实际生活中,经常坚持运动的人,也过的很不一样。有的长寿,有的也去世不晚。以我们单位坚持运动的几个人,获得不同生活状态的情况,汇报给条友听。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一个车间的指导员,是个运动达人。他人很好,对职工热心,关心。他每天早晨,夏天4点,冬天6点,准时出来,围着当时的运动场四周马路,跑10圈左右(马路有300多米长,100多米宽,一圈有7~8百米)。然后回家洗漱,吃饭,提前上班。这种从转业到两个孩子的父亲,常年坚持运动,很少间断。不光晨起运动,在车间还参加生产劳动,回家里也帮忙家务。可惜的是,不到50岁的他,查出得了白血病。只3~4个月就去世了。还有一个产品车间副主任,也是坚持运动的人。他每天早晨,3点左右,操场周围的马路上,还没有人。他开始长跑,跑到规定7~8圈,回家,用冷热水洗澡:先热水洗,再凉水冲,交替进行。擦干以后,再用干毛巾,把身体擦挫发热,发红,然后睡个回笼觉。7点起床,吃饭后上班。令人叹息的是,在70岁时,查出胃癌晚期,不到半年就去世了。这是运动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例子。也有运动效果特别好的例子。有一个车间主任,是一个离休干部。他参加了区爬山协会,长年坚持爬山运动,到八十大几岁的时候(18年),还去爬一些比较矮的山。现在92岁,行动自由,虽然拿着拐杖,只是为了保险。还有一个老工人,有1.80的个子。退休以后,天天坚持骑自行车,每次都要骑行10到20里地,从不间断。现在88岁,走路连拐杖都不用。还有一个工人,也有一米八零,在上班那个时候,别人都买自行车,他坚持步行上班(需要步行25分钟左右)。退休后 ,仍然坚持每天上午,到农村那边去步行,要走10多里地,走过去,再走回来。现在89岁,还是红光满面,只要太阳出来了,一准到太阳底下坐晒太阳。还有一些人,在退休以后,有的游泳,有的练太极,有的做魔方,有的参加团队活动。健康生活到80岁以上的 ,可以举出几十个例子。
从这些实际事例看,有人运动使自己健康长寿。但是,也有人没有活到现在。我感觉:没有活到现在,不一定意味着他们的去世,和运动有关。因为人的生命长短,影响因素很多。不是只和运动一项有关。而许多人坚持适合自己的运动,保持了身体健康,活到耄耋之年,依然健康,没有大毛病。
我有一个认识的人,今年有60岁。每天都要坚持快走10~20公里,其毅力和自律的精神令人敬佩,除去一曰三餐其他时间都是在路上。近十年如一日,。他身体健壮,心无杂念,一心养生,定能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我是从2009年开始锻炼的,到现在已经坚持了十二年了,各方面都非常好。
第一,身体挺好,这十二年从没有打过针,吃药的时候也很少,偶尔感冒也尽量不吃药,抗抗就能顶过去。
第二,精力充沛,每天晨跑半个小时,活动半个小时,活动一下腰,压压腿,伸伸胳膊等身体一天很轻松,轻松了人就有精神。
第三,生活有节奏,锻炼要养成一个习惯,我一般是晚上十点前睡觉,早上五点半起床去锻炼,习惯于早睡早起,不熬夜。
第四,睡眠好了,原先有失眠的毛病,这几年通过锻炼,一躺下很快就能入睡,并且睡眠质量很好。
第五,身材好,常年保持73公斤,不胖不瘦,没有啤酒肚,脂肪很少,非常标准。
第六,人显得年轻,我60多了,腰板很直,面容较好,不认识的人乍一看说我像50多岁的人。
谢谢"醉卧花海书屋"先生邀请。
关于"现在有多少年轻人,每星期能陪着老人散步或者锻炼3次或者以上的"的问题?在这个大变革年代,现在的年青人可以天天陪着老人散步和锻炼。
这是因为: 现在的年轻人面对如此磅礴、奋勇向前的大变革年代,年青人的责任是东流击水,飞驰扬鞭。作为老人,当不了啦啦队,至少也不能给年轻人添烦。
这不仅是我们这个年代对老年人的要求,也是整个人类文明社会对老年人的要求。我们中华民族传统中的"父母在,不远游",已经被当下的"天天微信谈,时时可见面"取代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现在的大多数年青人,都能天天陪着老人散步和锻炼(给父母配一部小m智能手机,开启定位系统即可)。这就是我们现在的时代特征。
管见了。
现在很少有此心的人,多数是让老人发挥剩余价值。要钱帮助,带孩子。少数是父母不算太老,长假时旅游带着一起去。陪着耄耋老人散步,或推着轮椅,边走边说许多新鲜事儿的情况廖若星辰。全在为谋生使出吃奶的劲,顾不上老人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耄耋老人的健康路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耄耋老人的健康路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