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8 作者 :生物360 围观 : 0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母婴健康知识体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母婴健康知识体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母亲和婴儿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国家发展母婴保健事业,提供必要条件和物质帮助,使母亲和婴儿获得医疗保健服务。
国家对边远贫困地区的母婴保健事业给予扶持。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母婴保健工作。
母婴保健事业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四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母婴保健工作,根据不同地区情况提出分级分类指导原则,并对全国母婴保健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做好母婴保健工作。
第五条 国家鼓励、支持母婴保健领域的教育和科学研究,推广先进、实用的母婴保健技术,普及母婴保健科学知识。
第六条 对在母婴保健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和在母婴保健科学研究中取得显著成果的组织和个人,应当给予奖励。
母婴护理需要掌握以下技能:
1.基本的医疗知识:了解基本的医疗知识,包括如何进行基本的急救、如何处理常见疾病等。
2.婴儿护理:熟练掌握婴儿的喂养、更换尿布、清洁耳朵、眼睛和鼻子等基本护理技能。
3.母婴安全知识:了解母婴安全的知识,包括如何使用安全奶粉、如何更换尿布、如何使用安全秤等。
4.心理卫生知识:了解心理卫生的知识,包括如何减轻婴儿的不适和焦虑、如何与婴儿建立情感联系等。
5.沟通技巧: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包括与婴儿的互动技巧和与家长的沟通技巧。
6.卫生保健知识:了解卫生保健的知识,包括如何清洁浴室和游泳池等公共场所。
母婴护理服务职业道德规范:①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② 爱岗敬业,优质服务。③ 文明礼貌,乐于助人。④ 尊重妇女,热爱儿童。⑤ 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母婴护理师职业定义是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专业从事孕妇、产妇和新生儿的生活照料、日常保健护理的工作人员。母婴护理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了解相关知识和掌握相关技能,应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母婴护理师职业定义是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专业从事孕妇、产妇和新生儿的生活照料、日常保健护理的工作人员。母婴护理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了解相关知识和掌握相关技能,应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
母婴护理师与相关职业育婴师的职业服务范围有很大区别,母婴护理师的服务对象是孕产妇和新生儿,而育婴师(主要从事0-3岁婴儿照料、护理和教育的人员)主要是关注3岁以内的婴儿,两者的共同点是都需要对新生儿进行照看和护理。但母婴护理对婴儿的照料是全方位的,因此,要比育婴师对婴儿的照料更加专业和全面!
申请人需提交如下申请材料:
1、行政许可申请表
2、《母婴保健技术服务人员考核审批表》;
3、《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执业证书》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助理执业医师证书》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证书》及复印件;
4、原《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及复印件;
5、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培训及考核证明。
)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①工作1年(含)以上。
(2)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学徒期满。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四级/中级工(育婴师):
(1)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五级/初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4年(含)以上。
(2)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6年(含)以上。
(3)取得技工学校本专业②或相关专业③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或取得经评估论证、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及以上职业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母婴健康知识体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母婴健康知识体系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