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8 作者 :生物360 围观 : 0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西医治疗男性健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西医治疗男性健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人体有问题,中医叫湿热,人体湿热不均衡,西医就说病毒,其实,人体是有细胞组成的,骨头是硬细胞(五脏六腑细胞,肌肉细胞,是软细胞)西医讲的什么白细胞,红细胞都不用管它。还有中医讲的肾阴虚,阳虚,
首先来讲,中医所说的肾和西医上的肾并不是一回事。
诚然,中医讲脏腑,西医讲器官,但中医上说的某一脏腑,却并非脏腑个体,而是脏腑系统,比如肾,是指肾系统,与肾循环有关联的一切都被纳入这一系统里,而西医里说的肾,仅止这一器官而已。
肾脏病人可以在患病的某一阶段出现中医所讲的肾虚证候,但肾虚并不意味着就是西医的肾脏病。因为不光肾脏病人可以出现肾虚的证候,其他任何脏腑有病,如心脏病、肝脏病、肺病等,也都可以出现肾虚的证候。
事实上,在中医肾科临床门诊中,经常会遇到因肾虚而怀疑自己患了肾脏疾病前来就诊的病人。对这些病人,只要查一个尿常规,做一下两肾B超检查和肾功能化验,如果未发现异常,就说明不是肾脏有病。
所以,其实中医上肾的意义,跟西医说的肾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也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关于中医上说的肾阳虚、肾阴虚,由西医来解释的话,目前解释得最接近的,就是1996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澳大利亚医学博士彼得·杜赫提。他曾经在救助南极科考队员时,被中医云南白药的奇效征服,因而对中医有所研究。
他所做出的解释,肾阳虚,接近西医所说的水代谢循环关联自主神经系统和交感神经亢奋,而肾阴虚则接近衰弱。虽然形容得不完全、不确切,但西医基本上认同这个观点,认为中医里提到的阳、阴是跟神经系统亢奋或衰弱有关的。
但也仅此而已。
至于真正完美的解释,至少目前还没有出现。不过,对于肾,中医也早认为这确实是水代谢的一环,而患者出现水肿、高血压、泡沫尿、血尿、少尿或无尿、多尿及夜尿、尿频、尿急、尿痛、腰痛等症状,还有一些其他表现比如由于毒素的影响,患者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四肢乏力,面色发黄等,中医也并非全部以肾病论,而是及时做血常规、血压等各项检查,综合整体情况来判断,并不是把锅扣在肾的头上。
参考2016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编纂的《勃起功能障碍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试行版)》,回复如下:
一、中医对于ED的病理认识
中医认为,ED最基本的病理变化是肝郁、肾虚、 湿热、血瘀,其中肝郁是主要病理特点,湿热是疾病的起始,肾虚是主要病理趋势,血瘀是最终病理结局,而且四者有机联系,互为因果,共同作用。
可见,民间所谓的肾虚而阳痿的认识是误区。湿热才是疾病的起始,肾虚只是表征之一。
二、中医对于ED的分类
中医对ED有辨证分型。按照出现频次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
1、肝气郁结
2、命门火衰
3、肝经湿热
4、气滞血瘀
5、复合证型(可见肝肾阴虚、心脾两虚、惊恐伤肾、肾虚血瘀、肝郁肾虚等)
由此可见,男人女人都不能受气,女生受了气到处长结节,男生受了气郁结的后果也很严重啊!和谐社会,大家都相互忍让一些吧[耶]
三、中医对ED的治疗
以辨证论治为核心,根据不同的证型给与相应的处方。也就是说,中医治的是“证”,而不是ED本身。除汤药外,中医也重视心理和行为治疗;此外,中医对于ED,有针灸治疗方案。
四、中西医结合是主流方向
西医对于ED的确诊,用到许多实验室辅助检测,这些检测结果,对于中西医用药,都有极大参考作用。
西医治疗ED,包括
1、基础治疗,改善生活方式、基础疾病如三高等疾病控制、心理和行为治疗;
2、药物治疗,西医有药物可以改善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舒张功能,直接增加海绵体血流灌注;以及口服激素治疗;
3、物理治疗,请自行脑补;
4、手术治疗,请自行百度。
五、中医治疗误区
不可滥用动物性中药,必须根据辨证的结果来实施治疗方案。正常情况下,不需要特别服用补品来达到传说中的“效果”。
六、心理关注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心理性ED:心理压力与ED密切相关,如日常夫妻关系不和谐、性知识不对称或缺乏、不良的性经历、工作或经济压力、对媒体宣传的不正确理解、对疾病和药物不良反应的恐惧心理等。
同样,ED作为心理因素,也可引起抑郁、焦虑和躯体症状。而精神性疾病也是诱发ED的常见病因之一,性功能障碍程度与精神性疾病的程度呈正相关,如精神分裂症患者的ED发生率为16%~78%。
So, 不要小看了中医,不要认为中医师不懂ERECTION DISFUNCTION。毕竟,如今在国际期刊上发英文论文,也是咱们重要KPI[耶][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西医治疗男性健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西医治疗男性健康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