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血压 >

如何降低高血压,如何降低高血压的方法

2022-01-18 作者 :生物360 围观 : 0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如何降低高血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如何降低高血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高血压如何降压?

我是一名医生,也是一名高血压患者。

如何降低高血压,如何降低高血压的方法

本来我的血压一直正常,3年前体检时,意外发现了高血压,当时没有太在意,意图通过运动、戒烟戒酒、低盐饮食来控制血压,效果欠佳,于是接受心内科医生建议,开始服用高血压药物。

起初服用的是降血压药物是安博维,安博维又名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受体抑制剂,但服用一周后控制血压效果依然欠佳,找我的好朋友杨庆(华西医院心内科教授)和王勉(华西医院心内科教授)咨询,加服了氨氯地平分散片,氨氯地平片是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两者合用,总算把血压控制到了一个正常水平。

2017年11月,美国心脏病协会和美国心脏病学会本周联合发布了新版高血压防控指南,时隔14年对高血压的诊断治疗方式进行全面更新。新版指南最引人关注的是:高血压“门槛”由以往的140/90下调毫米汞柱为130/80毫米汞柱。意味着什么呢?近半数美国人可能血压超标,需改变生活习惯或吃药进行控制。倘若中国也按照此标准修订指南,将增加1亿以上的高血压病人。

既然高血压病人如此之多,需要最通俗易懂的科普来造福大众,委托华西医院心内科王勉教授回答这个问题,慢慢阅读,你会豁然开朗。

收到成都下水道老师的私信,让我普及高血压的知识。第一反应是拒绝。开玩笑,我堂堂的资深介入专家,应该拚杀在心梗和CTO的战场,讲完早搏讲高血压,把社区医生的工作承包了,整成居委老太,成天叨叨鸡毛蒜皮,太没面子,还想不想混江湖啦!

但在一连听到好几位朋友咨询有关高血压的问题后,决定还是放低身段,响应号召,从人民群众关心的小病开始普及。即便是高血压这种常见病,即便是网络玩得滚瓜熟的知识青年,也有很多观念需要纠正。

我倒是很想炫耀我们冠脉組的精湛技术,可没几个懂啊。

中国18岁以上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将近20%,在我们周围,发现高血压患者的概率比发现帅哥美女的概率高太多,我家就2个。丢块石头出去,多半能砸中一个高血压。这个庞大的基数如果没有得到规范治疗,接下来,我们就得面对庞大的心衰,肾衰,脑梗死,冠心病……千里之堤,溃于血压。

不仅中国,高血压是全球死亡的第一大危险因素,吸烟饮酒肥胖之类弱爆了。

关于高血压,最常遇到几个问题。

高血压怎么诊断?

有什么危害?

什么时候开始吃药?

哪个药好?

可以停药吗?

为什么会出现波动?

除了降压药,还需要吃其他药吗?

我想就这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意见,不完全算科普哈,带上大帽子太累。

成年人血压正常值140/90mmHg,当然最理想的是120/80mmHg以下。

中国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诊室血压超过140/90mmHg,家庭自测血压超过135/85mmHg,24小时动态血压超过130/80mmHg。

为什么会有3个标准?其实高血压患者各种测量方法血压都会高。但当三者矛盾时以谁为准?个人推荐动态血压。有人一到医院就紧张,再加上美女护士出手,测血压必定增高。而自测血压干扰因素太多。对高血压的治疗目标,也是小于140/90mmHg。

确诊高血压后是否需立即吃药?未必。

血压在160/100mmHg以下的低危患者,可先调整生活方式4周到3月左右,而血压超过160/100mmHg的或者有多种危险因素的,可立即开始治疗。

无论如何,一旦发现高血压,健康的生活方式很重要。尤其是低盐,戒烟,锻炼。

至于辣椒之类,我觉得问题不大,身为四川人终身戒辣,我肯定做不到。所以如果你做不到,我理解。

高血压有什么危害?千言万语精简成5个字:危害大了去。长期的血压增高,会造成心脑肾多个靶器官的损害,尤其是血压波动大时。高血压并发症太多,是很多不幸生活的源泉。所以,高血压一旦确诊,应该终身治疗。除非你的血压在完全不用药的情况下奇迹般降至正常。即便如此,也得定期监测,今儿个正常,可能过几年又高了。

随便走进一家药店,降压药种类繁多,五花八门。

首先声明,中成药降压无确切疗效,对高血压患者,我仍然坚持不开中成药。透过商品名看化学成份,化繁为简,常用降压药就5类。钙离子拮抗剂,B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氢离子受体拮抗剂,噻嗪类利尿剂。这些药最初大都是国外原研,中国人擅长模仿与伪造,每种降压药都有多个仿制品,好在这些仿制品降压效果还行。

哪种药最好?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每类药都有类似的副作用,降压强度不等,要根据你的血压值,肾功,心率快慢,血糖等参考值作出相应选择。

选择降压药,注意几个原则。

首先长效,最好24小时只服1次。有人坚持认为开始选药不能太好,非要用短效,每天吃几次,这导致血压不稳定,加重脏器损害,等终于想通应该吃好药时,肾功损害已经降临,悔之晚矣。

其次有效。什么叫有效?能够把你的血压控制到目标值以下。降压才是硬道理,抓得住耗子的猫才是好猫。老谈什么降压以外的作用是屁话,先搞定血压再说。

为达目标,联合用药很重要。曾经有个血压190/100mmHg的病人抗议:别人都只吃一种药,我为什么要吃2种。我白她一眼:因为你命不好。

选降压方案的第三个原则是长期耐受。包括无不良反应和经济耐受。腿肿成猪蹄,心率120,还非要吃硝苯地平是自虐。明明患者一月收入1500元,偏要其花1000元吃药,还教育病人吃不起饭也要吃药,这种医生是脑袋进水。

高血压本身不致命,致命的是并发症。对所有高血压患者,都需要风险评估。

合并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联用他汀。

有3种以上危险因素,联用拜阿斯匹林。阿斯匹林不是保健品,出血风险高,千万别搞得所有高血压“每日一粒保健康”。

一个优秀医生如同出色大厨,不追求极品搭配,充分组合现有材料,为每位患者提供独有的治疗方案,最终改善其预后。

除原发性高血压外,如果你20岁就发现血压高,要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在规范治疗中突然血压变得很难控制,建议搜索其他原因,如有无肾动脉狭窄,肾功减退,甲亢,睡眠呼吸暂停等等。

血压会随季节波动,冬天高些,所以冬天常需加药。血压会随情绪波动,如果你动辄烦躁,降压药帮不了你。

血压与症状永远不成正比,可能你血压180仍无症状。建议所有的高血压朋友定期监测血压,每月选1周,连续7天,每天2次,把数字拿给你的医生。当然,也别紧张过度,从睁开眼测到闭眼,每次把血压心率集结成书。这样,你累,我也累。

总之,高血压常见,大家都会治。怎样管理我们的血压,是一门学问,这学问是否掌握,差别挺大,而且短期看不到结果。高血压是小病,却会带来恶果。重视血压诊治,将持久获益。

一、饮食方面

在谢医师的降压方案中,每天早餐他主要吃坚果和果干,品种有很多,比如松子、核桃、花生、杏仁、葡萄干等,平均每天在30克左右。

大家一定会问,这样能坚持一个上午?谢医师表示,答案是肯定的,他这几个月来并没有出现什么不适。

中午则在医院吃工作餐,对菜没有特殊要求,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但是对米饭的量有所控制,在平时基础上把米饭上减少1/3~1/2

晚餐尽量少吃或不吃米饭,吃菜不限量,但总量比中午少,原则是少荤多素

二、运动方面

谢医师说,他坚持每天步行上、下班,在单位工作时,能步行时就步行,尽可能地少坐电梯,没有特别的锻炼方法。

“没有特意到健身房做运动,因为对我来说并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健身。”

三、穴位按压

在把好饮食和运动两道关后,谢医师采用了中医按压穴位的方法以辅助降压,实践证明,效果是比较好的。

具体方法如下:

每天坚持以指代针按压足三里、内关、曲池、太冲四个穴位,每个穴位都是双侧按压;

每个穴位按压次数为150次,每日1次。

四、睡眠方面

谢医师的作息时间比较规律,每天坚持晚上11点前睡觉,早上7点起床,中午适当午休。

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研究发现,高血压病人如果可以比平时早睡一小时,第二天血压就能下降10毫米汞柱,这是比较显著的控制效果。

“如果你有高血压,最好的方法是——早点睡觉。在临床实践中,很多患者由于长期熬夜导致血压上升,通过调整生活规律后,血压都得到明显的改善。”

挺有意思的问题。


我的一个48岁的朋友,身高172cm,体重84kg,高血压12年,糖尿病5年,血压常年在160/110mmHg之间,血糖基本上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餐前8-10,餐后基本要看他能吃多少。因为是做商业的,应酬多,酒也多。

因为是朋友,经常一起聚会,每次我和他聊高血压的治疗的时候,他最喜欢问我的是有没有办法不吃药,不打针,不戒酒,不减肥,不忌口,不改变生活习惯(他习惯熬夜),就能把血压降下来。

我说我作为医生做不到,他就笑我说我还不如他老家的二舅,他二舅靠桉树叶配药称能根治高血压。


后来他血压自己降下来了,原因很简单,大面积前壁心梗,心脏射血分数只有39(正常人>50),抢救及时,放了三个支架,命救回来了,但现在血压下降到90-110/55-60mmHg,想高都高不起来。


高血压本身并不致命,就算高到200mmHg以上,只要血管没有什么隐患,那就能抗住,依然不会死人。但高血压对血管的损伤却是各种栓塞类疾病的直接诱发因素。

改善生活习惯,善于疏导心理压力,控制好饮食,控制好体重,养成每天锻炼的习惯。加上药物控制,把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的确很麻烦。我也希望有种神药吃下去就能控制一辈子的血压。问题是,目前科技水平下没有这种神药啊。


可以想象这个问题的回答里,必定有不少偏方,经络,饮食的解决方法。

都是热心的答主,指向提醒大家一句,如果这些方法能解决高血压的问题,诺贝尔奖咱不去说他,国家进步一等奖那是妥妥的拿定了。


现在有不少远程医疗公司在做高血压的管理项目,比如说春雨医生,有长期的高血压远程管理项目。未来的目标是,让用户能在家里实现全流程的高血压管理。这个也许是能看得到的高血压管理的未来。


欢迎关注,这里有不一样的医学观点。

感谢邀请!

这个问题太大,只能简要、原则地回答(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我的头条号里看文章哦)。

血压多少算高?

诊断高血压的标准,诊室血压,收缩压(高压)≥140和/或舒张压(低压)≥90mmHg(非同日坐位3次);如果是家庭自测血压,标准是≥135和/或85mmHg;动态血压,24小时平均值≥130和/或80mmHg,日间≥135和/或85mmHg。

达到、超过这些标准的血压,就是高了。但如果是中青年人,血压达到120-139和/80-89mmHg,也要注意,偏高了。

何安全降压?

首先,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因为继发性高血压是其他疾病引起的,治疗主要是治疗原发病。

然后需要评估。要筛查糖尿病,检查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检测血脂(包括肝肾功能、肌酶等)、血同型半胱氨酸等。因为要对高血压进行危险分层、决定是否就开始用药,选用哪些药物、以及需要同时治疗的情况如高脂血症、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

对于中低危的一级高血压(血压140-159/90-99mmHg)患者(老年人后面讲),可以改善生活方式1~3月看效果;如果高危、如果二级以上的高血压,就要开始药物降压治疗。

选用降压药:有条件的话,推荐选择一线五大类降压药:钙拮抗剂[“地平”(二氢吡啶)类为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普利”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受体拮抗剂(“沙坦”类),利尿剂(噻嗪类为主),以及β受体阻滞剂(“洛尔”类),有效、安全性好。

其中,合并糖尿病,首选“普利”或“沙坦”类,有心室肥厚、白蛋白尿的,也是这两类比较好;收缩压高为主的,钙拮抗剂、利尿剂较好;心率偏快、舒张压偏高的,β受体阻滞剂可以兼顾。

如果是二级或以上的高血压(血压≥160/100mmHg),起始就要考虑两药联用,可以选用不同大类的药物联合,比如“地平”类加“普利”或“沙坦”、或β阻滞剂、或利尿剂;也可以“普利”或“沙坦”加利尿剂,或者加β阻滞剂。一般不推荐“普利”和“沙坦”联用。如果需要,还可以更多类别的组合。

降压治疗要求达标,也就是要降到140/90mmHg以下,能降到130/80mmHg以下更好。如果合并糖尿病、白蛋白尿,就要降到130/80mmHg以下;老年人初起要求降到150/90mmHg以下,可以耐受的就可以再降低。

这里注意几点:

一、降压不要急于求成,不要过快。一般来说,2~4周内降到目标值就比较好。这样比较安全,身体也容易适应,叫做“平稳达标”,而且也算“早期达标”。

二、降压的效果是要持续的,一天24小时内控制血压平稳,尤其清晨血压容易升高的时段(多发心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脑卒中)降压达标。所以,最好选长效药,每天一次,效果稳定,不容易漏服。做到“清晨血压达标”,“24小时血压达标”。

三、服药降压达标后要坚持治疗,长期控制血压在目标范围内才能获益。不要频繁换药,不要吃吃停停。频繁换药,药物在血液中和身体里的浓度不稳定,降压作用就不稳定;降压药吃吃停停会导致血压波动,对血管和脏器的损伤更严重。所以降压治疗要“长期达标”。

第四,对于老年人,一般血压高于150/90mmHg开始药物治疗;80岁以上的老老年,可以血压160/90mmHg以上再开始用药,还要注意小剂量起始。

其他,治疗期间要注意监测血压(精神特别紧张的人也不要测得太勤),合并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疾病如高血脂、高尿酸、高同型半胱氨酸、糖尿病、冠心病等要一并治疗。

总之,高血压治疗有指南、有原则,但归根结底得根据病人的情况个体化用药,所以,需要病人和经治医生的很好沟通。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如何降低高血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如何降低高血压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