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8 作者 :生物360 围观 : 0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怎么确定高血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怎么确定高血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医把高血压病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肝阳上亢的高血压,这种高血压症状明显,感觉难受,一般症状有头晕,两鬂胀痛,恶心,呕吐,它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脉弦硬。病情严重的时候可危及生命。中医对这种症状的治法是平肝潜阳,滋养肝肾。主要方剂是“天麻钩藤饮”加减。此方治此症有良效。此症虽有危险,但容易治愈。另一类高血压病是属肝肾阴虚,这种病的主要症状是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口干目涩,手足心发热。脉细弱。中医的主要治法是滋养肝肾。主要方剂是“杞菊地黄汤”加减。此类高血压没有生命危险,但不易治愈,需多服药方可。
现代医学治高血压病不分症状,血压计一测,让患者服降压药,这种做法是十分错误的,不但不治病,反而会延误病情。
我国高血压指南指出:
1、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
2、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低于140/90 mmHg,仍应诊断为高血压。
特殊人群高血压判断标准:
老年患者:65~79岁的老年人,首先将至<150/90 mmHg;能耐受者可进一步降至<140/90 mmHg;≥80岁的老年人应降至<150/90 mmHg。
妊娠高血压患者<150/100 mmHg。
脑血管病患者:病情稳定的脑卒中患者<140/90 mmHg,急性缺血性卒中并准备溶栓的患者<180/110 mmHg。
冠心病患者<140/90 mmHg,如能耐受可降至<130/80 mmHg,应注意舒张压不宜降得过低。
糖尿病患者:一般糖尿病患者的血压目标<130/80 mmHg,老年和合并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140 /90 mmHg。
肾脏疾病患者:无蛋白尿者<140/90 mmHg,有蛋白尿者<130/80 mmHg。
心力衰竭患者<130/80 mmHg。
中国高血压分级标准: 正常血压为收缩压<120mmHg 和舒张压<80mmHg ,正常高值为收缩压120~ 139mmHg 和舒张压80~89mmHg ,高血压为收缩压≥140mmHg 或舒张压≥90mmHg 。1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140~159mmHg 或舒张压90~99mmHg ,2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 160~179mmHg 或舒张压100~109mmHg ,3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180mmHg 或舒张压≥110mmHg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收缩压≥140mmHg 和舒张压<90mmHg 。
以上测量值均应在非同日三次测量
人的正常血压为80—120毫米汞柱,比这个高的都是高血压。不过随着年龄增长50岁以上偏高一点90—130也属于正常血压,低压90就是临界高血压。
温馨提示:
高血压可要吃药啊,或者听医生的。
高血压属于心血管病的一种,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增高,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以器官重塑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连续监测几天血压都超过收缩压≥139mmHg和/或舒张压≥89mmHg,就可以确诊为高血压。
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诊室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家庭连续规范测量血压5天~7天,平均血压≥135/85mmHg可考虑诊断为高血压,建议就诊。只有一次诊室血压高,不能诊断高血压。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后,平均血压24小时≥130/80mmHg;白天≥135/85mmHg;夜间≥120/70mmHg。
盐和高血压的关系非常密切。众所周知,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如摄取钠过多可造成体内水潴留,血管内压力升高,阻力增大,使心脏负荷加重,久而久之造成心脏肥大、心衰、肾功能异常等难以治愈的疾病。由此可见,限盐绝对有益于高血压患者。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肉可以吃,但要适可为止地吃,可以选择优质蛋白质,比如牛羊肉,少吃猪肉。同时,高血压患者还要多吃绿色蔬菜、水果、海产品等,少吃或不吃腌菜、酱菜、熏肉。同时要戒烟戒酒。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怎么确定高血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怎么确定高血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