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8 作者 :生物360 围观 : 0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高血压如何诊断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高血压如何诊断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我们需要从三个方面来了解这个问题,第一是什么是高血压,第二高血压程度分类,第三是如何诊断
1.高血压定义
多数主要指南建议诊断标准为: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或兼具二者。收缩压是多数患者诊断的基础。上述标准适用于年龄≥18岁的成年人。ASH/ISH指南推荐≥80岁的患者起始治疗的血压值为150/90mmHg,而JNC8中,≥60岁的患者即不建议使用低阈值(140mmHg),因为目前没有证据显示<140mmHg优于<150mmHg,医生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治疗方案。
2.高血压分类
●高血压前期:收缩压120-139 mmHg,或舒张压80-89 mmHg;不应接受降压药物,但应该鼓励改变生活方式,延缓进展为高血压的进程;
●高血压第一阶段:收缩压140-159 mmHg,或舒张压90-99 mmHg;
●高血压第二阶段:收缩压≥160 mmHg,或舒张压≥100 mmHg;
3.高血压的诊断方法
可通过下面3种方法之一诊断高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ABPM)
●家庭血压监测
●诊室血压测量
初次评估应该在患者排空膀胱后测量双侧血压,如果测量结果不同,应采用较高值。患者在第一次血压测量后的1-4周后再次测量,两次均高于诊断标准方可做出诊断。如果患者血压很高,如收缩压≥180 mmHg,或者不便于第二次随访,可以在初次启动降压治疗。
ABPM是指用一个仪器(患者配戴在身上)进行24-48小时的血压测量,通常在清醒时15-20分钟、睡眠时30-60分钟测量1次。血压测量数值记录在仪器上,利用电脑分析这些数据得出清醒(白昼)和睡眠(夜间)时的平均血压。也可计算读数超出正常血压上限的百分比。当使用ABPM时,高血压定义为血压大于等于135/85mmHg。
用家庭血压监测确诊或评估血压控制的最佳方案尚无定论。一般认为,至少应在1个周期间进行12-14次测量(包括早晨和晚间血压测量值)。与诊室测量值相比,在家或工作时自己记录的随机血压测量值与ABPM的相关性更好。采用家庭血压监测时,高血压定义为血压大于等于135/85mmHg。
因此,只有在经过至少2-3次诊室血压测量后才能得出高血压的诊断,每次就诊应间隔1周或以上的时间。
高血压是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的慢性疾病,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性超过正常值为主要表现,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并发症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目前常用的诊断标准是诊室血压,由医生进行测量,但部分人群易出现白大衣高血压(平常血压正常,一见医生血压就高),所以,我们也推荐家庭自测血压和24小时动态血压来进行诊断。
一、血压测量的注意事项
我们在进行血压测量应注意:①测量前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要排空小便,同时测量前半小时应避免吸烟、饮茶或咖啡等;②测量时要取坐位,双脚平放于地面,放松且身体保持不动、不说话;③保持血压计袖带与心脏同高,放于肘上两横指,松紧度以可放一到两指为宜;④首次测血压时要测量双上臂,以后通常测读数高的一侧,若双侧差值超过20mmHg,要注意排出继发性高血压;⑤确诊应非同日测量两次,每次应测量3次,每次间隔1~2分钟,取读数最接近两次平均值。
二、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按测量地方和测量人可分为:①诊室血压:目前最常用,标准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②家庭自测血压:可以避免白大衣高血压,标准为收缩压≥135mmHg和/或舒张压≥85mmHg;③动态血压监测:满足以下任意一条即可诊断,包括a、白天平均血压:收缩压≥135mmHg和/或舒张压≥85mmHg;b、夜间平均血压:收缩压≥120mmHg和/或舒张压≥80mmHg;c、24小时平均血压:收缩压≥130mmHg和/或舒张压≥80mmHg。感谢阅读,希望大家正确认识高血压,高血压诊断后应积极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同时配合药物治疗,对继发性高血压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本文由全科扫地僧原创写作于今日头条&悟空问答,转载请注明出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高血压如何诊断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血压如何诊断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