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大自然 >

大自然画,大自然画画图片大全

2022-01-18 作者 :生物360 围观 : 0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大自然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大自然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自然物象图案都有哪些?

印度尼西亚海域,夜间拍摄到的双色鹦嘴鱼。

大自然画,大自然画画图片大全

密克罗尼西亚海域的硬珊瑚虫。

蓝孔雀的羽毛特写,艳丽高贵。

斑马的黑白“伪装”。

长颈鹿的探戈时间。 翅部拥有眼状花纹的条纹长尾蛾。

鹦鹉螺的横截面仿佛造型优美的螺旋梯。

几内亚珍珠鸡羽毛特写。

纳米比亚纳米布·诺克卢福国家公园的沙丘。 与环境相适应的蟒蛇鳞纹。

有哪些关于狗的绘画作品推荐?

狗是人类忠诚的朋友。从古到今,艺术家画了很多以狗为主题的绘画。今天就说几幅近现代作品吧。

1.基斯·哈林的跳舞狗

基斯·哈林(Keith Haring,1958-1900)是美国知名的波普艺术家。上个世纪80年代,哈林在纽约街头、地铁内张贴自己的涂鸦作品而声名鹊起。哈林笔下的狗线条简洁,颜色鲜艳,两条腿站立着跳舞,这点很像人类。

跳舞狗在哈林的作品中反复出现,并成为他最知名的代表作之一。优衣库、Coach等一些时尚品牌还出过哈林跳舞狗的款式,很受消费者喜爱。

2. 毕加索和“傻大个”(Lump)

毕加索养了一条腊肠狗,给他起了个宠溺感满满的名字叫“傻大个”(Lump)。毕加索曾说:“傻大个,他不是一条狗,也不是一个小伙子,他是一个特别的存在。”毕加索曾为“傻大个”画过好几幅作品,只用非常简练的线条,就让“傻大个”憨厚的形象跃然纸上。

上图是毕加索在一个白色的磁盘上为“傻大个”画的肖像画。画完以后,毕加索还向“傻大个”展示了他的杰作,好像在问:“你看,我画的怎么样?喜欢不?”

“傻大个”死于1973年3月29日,比毕加索早十天。

绘画界流传一句俗话:"画人难画手,画狗难画走"。中国的画家中,善画动物的高手云集,但画狗优秀的有清代宫庭画家郎世宁、现代画家刘继卣。

(一)、清代宫庭画家郎世宁

郎世宁是意大利米兰人,他在清康熙五十四年来到中国传教,后进入如意馆,任宫庭画家50多年。

郎世宁擅长绘骏马、人物肖像画和花卉走兽。他的主要作品有《十骏犬图》、《百骏图》、《乾隆大阅图》等。他的绘画风格强调将西方绘画技法与传统中国笔墨相融合,创造了一种新的绘画方式。郎世宁在中国,仔细研习了中国画。他画的骏犬图,线条流畅自然,以深厚的中国画功底,一丝不苟的精描细画,层层晕染出动物的立体明暗,造型上力求准确,犬的姿态和皮毛的质感自然生动,给人呼之欲出,栩栩如生的视觉感。

郎世宁画狗,画面多衬托植物山石,他在表现狗的形体姿态时,以最难表现的“走"的动作去塑造,他的严谨扎实的写实功底令人敬佩。欣赏他的画,感觉到画面浓厚的西方绘画风格和中国画相融合的绘画特色,其画风韵传神,具有“郎世宁"画体的的独特风格。

(二)、“中国画世纪经典"刘继卣

刘继卣,天津市人。杰出画家,擅长连环画,尤其擅长人物、花鸟走兽。

刘继卣从小喜爱绘画,尤其是喜爱画动物。他少年时临摹宋院体画及元、明、清诸名家作品,学习西画的透视技法,独创出"湿丝毛法",“点掇法","墨积法"等造型技法,是近现代最杰出的工笔人物、花鸟走兽画大师。

刘继卣注重写生,养成观察事物的好习惯。他为了观察动物,经常聚精会神,忘记吃饭和休息。刘继卣的动物画题材广泛,他画的老虎、猴子、松鼠、羊、狗、狼、鸡等都有拟人化倾向,让人产生怜惜和喜爱之情。

刘继卣画的走兽,生动自然、构图精准。他对动物的骨骼结构、外部的皮毛、姿态和特征刻画的准确而生动有趣,线条细腻而有质感,他的绝技一一劈笔丝毛,就是刘继卣继承他父亲独创的绘画技法。

刘继卣画狗的画幅不是很多,他画动物时,善用侧锋,用笔豪放迅疾,强调画面中动感和节奏感,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

很高兴来回答你提出来的这个问题,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从大狗藏獒,到袖珍小狗,都是人们非常喜欢的狗狗,我也喜欢狗,我喜欢柴狗,导盲犬,各种袖珍小狗,现在有很多朋友都把狗狗当做孩子来养。下面是我绘画的狗狗,希望朋友们喜欢。

好开心能够回答您的问题

狗狗是人类的好朋友,狗狗通人性,又忠诚,小编就特别喜欢,以前我家就喂养狗狗,我特别喜欢。时不时还给它画个手绘图,非常幸福,只不过后来它病故了。算是最后给我留下一丝的回忆。分享给大家看下吧!

很开心回答楼主问题

狗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 小编是一名手绘设计师 画了一组狗狗的绘画作品 主人和宠物的作品 用心对待动物 它会待我们百分好 你们喜欢狗狗吗 有和狗狗的合照吗

我是手绘小仙女 喜欢点赞👍


有哪些好看的植物画?

17 世纪发生在欧洲的科学革命,使人们能够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规模探索未知世界。人们纷纷参与冒险、迎接未知的挑战,前往崭新而遥远的大陆,寻获各种奇形怪状却又异彩纷呈的动植物,并将它们带回家园。

这群探险者成为历史上第一批倾其所能描绘记录大自然的艺术家。通过这些艺术家绘制的作品,我们可以了解欧洲人初次邂逅来自异域的生物、试图认知它们时是怎样一番情景。

究竟是什么引诱着这些画家、收藏者和旅行家,愿意冒生命危险、搭上自己的前途命运去探索未知的世界?也许这些美轮美奂的植物画可以给你答案。

本文选自《大自然的艺术》

那些探索之旅中的植物画

1

格奥尔格·狄奥尼修斯·埃雷特

18 世纪,德国涌现出首批自然科学画家,格奥尔格·狄奥尼修斯·埃雷特就是其中之一。埃雷特于1708 年出生在海德堡,他曾给一位园艺师当了多年学徒,自学了水彩画技艺,加之本来就具备植物方面的知识,在23 岁时他决定做一名职业的画家和植物学家。

埃雷特被认为是第一位将自己全部工作重心放在植物学领域的画家,他也成长为当时最出色、名声最盛的植物画师。

荷花玉兰 绘/格奥尔格·狄奥尼修斯·埃雷特 1744 年

芋 绘/格奥尔格·狄奥尼修斯·埃雷特 约18 世纪40 年代

索科德拉芦荟 绘/格奥尔格·狄奥尼修斯·埃雷特 约1736 年

响盒子 绘/格奥尔格·狄奥尼修斯·埃雷特 约1749 年

2

弗朗兹·鲍尔

弗朗兹·鲍尔于1788 年从祖国奥地利来到伦敦,希望随后能够前往巴黎,继续自己的旅程。他的计划被约瑟夫·班克斯爵士的介入所扰乱,班克斯被鲍尔的艺术才华折服,并邀请他担任邱园植物画师一职。

起初班克斯本人给鲍尔支付工资,几年之后鲍尔才成为植物园的正式员工。他一直担任植物园的画师,直至1840 年辞世。鲍尔在邱园成为一位出色的植物学研究者,并且在其诸多画作中都体现出这方面的专业素质。在植物画师中,他的画技非常娴熟精湛,甚至借助显微镜创作了许多精美的植物细节画作。

帝王花 绘/弗朗兹·鲍尔 约1800 年

鹤望兰 绘/弗朗兹·鲍尔 1818 年

朱顶红 绘/弗朗兹·鲍尔 约1804 年

3

克劳德·奥布列

法国同样也有一批大名鼎鼎的花卉画家及植物画师,比如在皇家植物园工作的克劳德·奥布列。皇家植物园建于1626 年,在法国大革命之后易名为巴黎植物园,时至今日仍然是巴黎最主要的植物园。几乎自开园之初起,植物园就雇用画师。

克劳德·奥布列在园中工作多年,并与植物学家约瑟夫·皮顿·杜纳弗合作,于1694 年出版了《植物学的要素》一书。1700 年,他还与杜纳弗共同旅行两年,并在黎凡特担任杜纳弗的画师,返程之后继续在植物园工作。1707 年,他已成为皇家植物园的画师。在他之后担任这一职位的还有生于荷兰的画家杰勒德·范斯潘东克,以及他的学生,生于比利时的画家皮埃尔·约瑟夫·雷杜德。

加那利藤/猴耳环 绘/杰勒德·范斯潘东克

木薯 绘/克劳德·奥布列 18 世纪早期

4

威廉·罗克斯伯勒

威廉·罗克斯伯勒被视为印度植物学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19 世纪早期,他对于植物的文字描述以及对于印度画师们绘制植物过程的监督指导是印度及东南亚此后50 年植物分类学全部研究的基础。

在他的指导下共有2500 多幅水彩画作品被绘制出来,包括上页图中的异木患属植物和本图中疑似印度红木属植物,组成了五花八门的印度画集。

印度红木 《印度画集》约19 世纪

肖异木患 绘/威廉·罗克斯伯勒藏品 约1805 年

约翰·弗莱明是东印度公司的一位外科医生,加尔各答植物园园长基德上校于1793年5 月去世之后,弗莱明被指派为代理园长,直到同年11 月威廉·罗克斯伯勒正式接任园长之职。

罗克斯伯勒将许多水彩画作品进行翻印并展示给他的朋友们,其中一位就是约翰·弗莱明。弗莱明最终收集了1000 余幅植物画作,包括这幅大麻槿作品。

红瓜 绘/约翰·弗莱明藏品 约1795—1805 年

红花睡莲 绘/约翰·弗莱明藏品 约1795—1805 年

大麻槿 绘/约翰·弗莱明藏品 约1795—1805 年

5

罗伯特·赫尔曼·尚伯克

1804 年生于德国萨克森州弗赖堡的罗伯特·赫尔曼·尚伯克,在30多岁时,在南美洲奥里诺科河流域内部旅行,从埃塞奎博河直到埃斯梅拉达。他同样也是一位自己负担旅费的行者,并且也在旅程中发现了诸多新奇、稀有的自然物种。

马拉巴栗或瓜栗 绘/罗伯特·赫尔曼·尚伯克 19 世纪40 年代

腰果 绘/罗伯特·赫尔曼·尚伯克 19 世纪40 年代

兰花 绘/罗伯特·赫尔曼·尚伯克 19 世纪40 年代

6

约翰·里夫斯

里夫斯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科学教育,在动植物分类法、动物解剖学等学科方面掌握的知识也近乎为零。尽管如此,他却是伦敦动物学与园艺学学会的会员,在1817 年还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及林奈学会的会员,因为终其一生,不断有科学家向他咨询有关中国动植物的事情。里夫斯委托他人绘制和自己收集的大量博物学画作,成为他给博物学界带来的最重大、最长远的影响。

旅人蕉 约翰·里夫斯藏品 约19 世纪20 年代

莲 约翰·里夫斯藏品 约19 世纪20 年代

7

其他

西南猫尾木 纳撒尼尔·沃利克藏品 约1830 年

血花西番莲 萨哈伦坡植物园藏品 约1850 年

魔星兰 绘/弗朗西斯·马森 1775 年

可乐果 绘/多萝西·塔尔博特 约1911 年

鸢尾花 绘/玛丽亚·西比拉·梅里安 约17世纪90 年代

正文图文选摘自《大自然的艺术》

[英] 朱迪丝·马吉 编著

杨文展 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自然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大自然画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资讯